【担心亲人】 孙女出车祸 奶奶急筹钱 【午夜疲惫】 半睡半醒间 警惕性减弱 【遇事惊慌】 卡内钱不见 病急乱投医 【恐惧着急】 急于证清白 骗子趁虚入 你不傻不笨 却为什么这么好骗? 本报记者 姜辉 现在,公安、媒体都在发布一些新的诈骗手段,提醒大家预防电信诈骗。可新华社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7月,全国共立电信诈骗案件35.5万起,同比上升36.4%,共造成损失114.2亿元。 近期发生的徐玉玉案等几起恶性案件更是让电信诈骗成为“全民公敌”。虽然,警方一直在提醒,但依然天天有人上当,而且被骗的不仅有老人,还有很多高学历的年轻人。那么,电信诈骗有哪些“高技术”和“高招”?是如何巧妙地利用了人们的心理实施诈骗的?我们该怎样进行预防?心理咨询与中医心理治疗专家、硕士生导师宁式颖博士将结合近期我省的几例典型电信诈骗案例,解读骗子是如何利用心理战步步紧逼受害人,我们又该如何见招拆招、理性面对。 欺老骗友型 孙女国外“出车祸” 奶奶向亲友急筹钱 “你好,我是刘宁宁同学,她刚才出车祸了,左腿骨折,正在急救”。8月的一个清早,庆安县的王女士接到了孙女同学的求救电话。 “我孙女确实一个人在美国加州上大学,但一直很乖,我们经常通电话,我根本没往心里去”。王女士说。“也就5分钟吧,那个同学又来电话了,说已经到医院了,伤口大出血,急需输血,得家属签字”。王女士再也坐不住了,立即给儿子、儿媳打电话,让他们7点前必须赶到家里,同时给各个亲属打电话借钱,“孙女出车祸也不是光彩事,我没和他们说,就说去美国看看孙女,她从小就是我伺候的,一根手指头都没碰过,现在孤零零一个人在那边,得多疼啊”。 早晨8时许,收拾完行李,王女士和赶到家里送钱的亲友告别,准备坐飞机去美国。正催促儿子订机票呢,王女士的手机又响了。“刘宁宁出手术室了,但是没脱离危险,得继续治疗,我身上没有钱,需要先交医疗费用,你们先把钱汇过来吧,我的账户是……” “你好,我是刘宁宁的妈妈,宁宁左腿膝盖以前烫坏过,留下了大疤,走路有点跛脚,这回伤得怎么样?你帮我看看疤痕是不是又大了”?“是啊,被撞坏的地方就是留疤的地方,大夫说恢复好的话没问题”。“你再帮我看看,她右腿上的疤好了没”? “啊,早好了,你们快点汇钱吧,大夫催着呢……嘟嘟……”。 “宁宁左腿根本没有疤痕,对方应该是骗子”。刘宁宁母亲虽然断定是骗子打来的电话,但是女儿一直联系不上,心理还是很着急。 正在王女士全家焦急万分的时候,一个显示孙女刘宁宁电话号码的电话打了过来。刘宁宁说,现在美国加州正是半夜的时候,都在睡觉,她起夜看到好多未接来电,就打了回来。“大半夜的,我们校门都出不去,上哪被车撞啊”。 专家分析: 很多老年人非常爱面子,孩子出事会瞒着亲属,尤其见不得别人说小辈不好,加上平时独自生活非常孤独,接到骗子电话,一听到小辈出事了,很多人都顾不得辨真伪,大脑里只关心孩子怎么样了,在情绪上很容易和骗子释放的虚假同情情绪产生共鸣。亲友不知道真相,很难帮助老人识破骗局。 建议老人接到这类电话后,先强迫自己冷静,然后通知儿女进行求证,不要冲动行事。子女平时要多关心老人,给老人灌输防骗意识。 午夜忽悠型 半夜睡正香 “客服”通知信用卡被刷爆 夏夜凌晨1时许,正是睡得正香的时候,铁力市孙先生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从事销售行业的孙先生当晚陪客户喝了半宿酒,以为是客户打来的电话,迷迷糊糊地爬起来,看了一眼熟睡的妻子刘女士和孩子,一边接通电话一边往客厅走去。 “您尾号为7638的银行信用卡正在天津市某夜总会消费。”“当时困得都不行了,我晃晃荡荡从钱包里把卡掏了出来,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对,还真是我的信用卡账号。”孙先生按照刚才电话里留的号码,拨了回去,询问自己的消费情况,同时说明自己可能被盗刷,想冻结账户。 一位“客服人员”表示,客户询问消费情况,需要提供账户。焦急的孙先生立即按照“客服”的提示,在手机上输入了账号。“我那张卡额度有20万呢,要是都被刷了就完了”,正当孙先生要提供密码冻结账户时,刘女士听到客厅里有动静醒了。听孙先生说卡被盗刷后,在银行工作的刘女士立即阻止了丈夫,“银行工作人员不会要求客户提供密码的”,随后,孙先生拨打了该银行的客服电话。听到客服人员说账户没有消费记录后,孙先生再次惊出一身冷汗,这回彻底醒了。 专家点评: 在凌晨的时候,大多数人会陷入深度睡眠,很多电信诈骗案件都发生在凌晨2-4点。此时人的大脑处在半睡半醒之间,警惕性很弱,意识容易被骗子操控。 建议午夜的时候少接电话,尤其涉及到金钱,最好回复第二天白天再处理,毕竟,大半夜的很多机构根本不营业。遇到突发事件先镇定下来,保证自己绝对清醒后再进行处理。 搬钱套码型 余额被搬空 “电商”要验证码返还钱财 几天前的一个早上,牡丹江市民张女士发现银行卡里的4000多元钱不见了。“没买东西,更没有取现金,这钱哪去了?”张女士一下子就慌了,后来在丈夫的提醒下,通过手机查了一下银行卡的往来数据,发现这4000多元钱是在夜里12点左右被一次性刷走的。 那么,这钱被哪划走了呢?张女士仔细回想起来,半夜的时候,她迷迷糊糊地接了一个来自“杭州”的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京东客服”,说张女士在京东网站所购买的商品需要“验证码”进一步确认,并通过短信发来联系方式,“我从来没在京东买过东西,当时太困了,没理会就睡着了”。 查看手机,张女士拨通了“杭州京东客服”的电话后,一名自称客服的人员表示,调取客户资料,需要提供验证码。过了不到一分钟,张女士手机收到一条建设银行发来的确认消费的“验证码”。 张女士觉得“验证码”很可疑,拨通了建设银行客服电话。客服人员告诉她,4000多元钱还在她的名下,只是被转到贵金属保证金账户里了,银行卡余额体现不出来。 “我卡里的钱怎么会无缘无故被转走呢?”面对张女士提出的质疑,客服人员解释说,可能是她的手机已经中了病毒,网银账号和登录密码被不法分子盗取了。最终,张女士在客服人员的提示下将钱转了出来。 专家点评: 银行卡里的钱突然不见了,肯定会很着急,骗子往往利用人们慌乱着急的心态,趁虚而入,进行心理疲劳攻势,让人应接不暇,病急乱投医,顺着他们的思路走,等反应过来,钱已经骗走了。 建议人们遇事一定要冷静,保持理性思维。记住一点,自己银行里的钱,只要自己不乱,别人是取不走的。 长线钓鱼型 山东“舅舅”来电话 联系多次后要借钱 “喂,你好,是刘云吗?你爹妈还好吗?”上月初,伊春的刘女士接到一个陌生来电,一个山东口音的男子在电话里直接叫出了她的名字,语气十分亲切。刘女士犯了寻思,这是谁呢?看样子不是外人,自己家在山东没啥亲戚啊,母亲老家在山东,难道是多年不走动的舅舅? “您好,听口音您是山东那边的,您认识郭某某吗?那是我母亲”。 “认得认得,啊,一转眼,你都这么大了”。 “啊,那您就是我母亲长念叨的舅舅?” “对对对,啊呀,好久不见面了,太想你们了。” “是啊,舅舅,都十多年没有你的音信了,我妈都惦记死了”。 “这不是忙吗?得到了你的电话,刚忙打了过去”。 确认联系上了自己的“舅舅”,刘女士喜出望外,约好近期见面后,刘女士立即把好消息告诉了母亲。 “我妈听到消息后也高兴坏了,立即要给舅舅打电话,却一直打不通,我试着拨了几次,都提示对方不在服务区”。过了两天,“舅舅”再次打来电话,告诉刘女士,他在山里照顾果园,信号不好,经常接不到电话,并要去了刘女士母亲的电话,“我亲自给妹妹打过去,好好叙叙旧”。 “又过了两天,他又打过来电话,说我妈的电话一直打不通,非常着急,这几天就过来看望我妈,到时见面聊。事后才知道,那段时间,我妈手机24小时开机,但是根本没接到山东打过去的电话”。 听说“舅舅”要来看望母亲,刘女士准备了好多山区特产,还把母亲从绥化接到伊春家里。又过了大约一周,“舅舅”告诉刘女士下周就开车到伊春。 就在刘女士和母亲在家焦急等待的时候,“舅舅”用一个陌生号码打电话称:“开了一天多才到哈尔滨,在服务区休息,钱包和手机被偷了,食宿费、油钱都没有了,快给汇3000块钱,账号和手机都是服务区的”。 “10多年没见了,人家大老远开车过来,钱包还被偷了,赶紧把钱汇过去”,接到电话后,刘女士的母亲坐不住了,一个劲儿地催汇钱。刘女士也没多想,立即和母亲赶到银行,汇款的时候,刘女士想问下“舅舅”3000块钱够不够,结果按照号码回拨回去,拨打多次都提示无法接通。 银行工作人员注意到了刘女士母女的情况,感觉可疑,帮忙查找刘女士“舅舅”提供的账号信息,显示开户地点在安徽省,根本不在哈尔滨。 随后,刘女士母亲咨询远在辽宁的亲戚,才得知,她远在山东的弟弟、刘女士的舅舅已经去世四五年了。 专家点评: 骗子的做法叫“开放式聊天”,骗子的问题都很宽泛,故意在关键之处留下很多空白,让对方猜测性地去填空,其目的在于通过“套话”而获取个人信息。一开始聊天,往往先示好,让你放松警惕,然后慢慢地套话,把你引入事先设好的陷阱,然后编造借口让你汇钱。 应对这种骗术手法,在聊天中故意张冠李戴式地反问,比如故意说错某个亲人的姓名或工作地点,然后很随意地问“某某人现在在哪?”这样的问题只要两、三个,对方就能露出马脚。 污蔑胁迫型 “公安局”邮来逮捕证 监管资金证清白 近日,绥化市某中学的李老师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是快递公司的,说李老师有一个邮件,里面有一张某某银行的信用卡,由于长时间联系不到李老师,已经给返回去了,但是他记得邮件上面说李老师透支了1万元,想询问怎么回事可以拨打010-×××,查询北京市××公安分局的电话。 半信半疑的李老师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对方自称是一名民警,经过查询发现她并非只有这一起案子,并告诉李老师绥化一个官员涉嫌洗钱500万元,她从中得了50万元的好处。 起初,李老师并未相信,可对方又提供了一个公安机关科长的电话,对方同样证实了此事,并让她联系一名检察长,该检察长表示,他们在调查,李老师可能被判重罪。 “对方一直没提汇款等词汇,我想应该不是骗子”。忐忑的李老师接到“警方”传来过的“刑事批准逮捕执行书及冻结管制执行书”后,越想越害怕,“发文单位是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其中还包括我的寸照、身份证号。他们说我开立工商银行账户,并涉及非法洗钱一案,人民检察院经审查批准,应当予以逮捕,将下令强制到案”。 执行书里还要求李老师必需报告账户资金流向,证明其财产状况,所有资金需经由国家银监会银联中心清查,是否涉及不法黑金。“他们要求我不允许挂断电话,还让我到宾馆开房隔离,因为涉及保密不允许同任何人提起此事。” 正当李老师按照对方的指示,提供账户和密码时,绥化警方发现一伙冒充公检法的人员正在实施诈骗,及时找到李老师,保住了银行卡里的6万余元。 专家点评: 这类骗子利用的是人们惧怕犯错误,急于证明自己清白的心理,当你的防卫心理被调动起来而表白解释时,反而给了骗子机会。很多人不清楚公检法的办案程序,一但被骗子说“你犯罪了”,就会急于辩解,辩解过程中对骗子透露的个人信息越多,就越容易被利用。 接到冒充“公检法”的电话,首先要相信自己,没做过的错事就是没做过,心地坦荡,不为他人忽悠所迷惑,直接挂掉这种无关电话。心理上要反过来对待,“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从正规办案程序上说,一个人真犯罪了,“公检法”会找上门的,怎可能先电话通知? 本信息来自网络,由大家齐分享整理发布。 |
小黑屋|在路上
( 蜀ICP备15035742号-1 )
GMT+8, 2025-5-17 21:47
Copyright 2015-2025 djq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