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混业观察, 获得微信公号“双认证”(媒体认证及原创认证),关注请点击图上方小字金融混业观察,参加VIP计划请见文尾。 观察者言: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银行,几个离职员工,是如何通过工行代理开电票,诈骗了另外两家银行20亿?票据是视同现金管理的,银行内部人员里应外合的票据诈骗和打劫银行的有何区别?大概就是作案手法更隐蔽,而且不用判死刑 财新记者 韩祎 吴红毓然 /文 去年股市暴跌之后,票据风险持续释放。2016年至今,纸质票据逾百亿元风险暴露,如今被认为更安全的电子票据也踩雷。继农行39亿票据案后,又一国有大行工商银行也涉案。 财新记者从多个独立信源处确认,工商银行廊坊分行今年7月代理接入了20亿河南焦作中旅银行(下称中旅银行)开出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由恒丰银行青岛分行买入后,其中13亿转贴现到恒丰银行上海分行,6.5亿转贴现到邢台银行。 不料,这20亿元电票一个月后备发现竟然涉嫌虚假开票,这是电子票据首次出现风险。 据财新记者从多位人士处了解,中旅银行的离职人士以该行员工身份,盗用中旅银行相关资料和印鉴,虚构企业贸易背景资料,在工行廊坊分行开办电票代理接入业务,开立了中旅银行承兑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 此案系8月份恒丰银行自查发现的风险,给行业敲响了电票警钟。 恒丰银行对财新记者表示,8月做业务时,发现中旅银行的收益报价明显高于市场价格,于是开展自查,并核查了7月已经开展的两笔业务。在与中旅银行核对时,对方告诉恒丰银行,自身没有电票系统,也并没有在工行廊坊分行开办电票代理接入业务。随后,恒丰银行向公安部门报案,并上报给银监会。 工商银行向财新记者表示,近日工行河北廊坊分行在账户监测和检查中发现,中旅银行在该行开立的同业账户存在资金异常变动的情况,立即对可疑账户采取紧急冻结措施,并将相关情况通报了票据转贴现买入行。 代理接入谁的责任? 8月11日晚间工行补充回应称,该行与目前媒体所述的票据无任何交易关系,既未承兑,也未出票,未参与该批票据的任何流转环节,目前,工行正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开展调查。 与以往“票没了”的案件不同,这次涉案的不是纸票,而是电子票据。在这一案件中,工行廊坊分行是代理行,中旅银行是被代理机构。 所谓电票代理接入业务,是指通过接入机构接入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进行电票签发、承兑、贴现、转贴现等操作。有些小银行不堪承担系统建设成本,或没有接入资格,没有直接接入ECDS,只能选择代理接入。现在提供代理接入服务的主要是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 这项业务中,被代理机构须通过开立在代理机构的专门的同业结算账户,来开展电票代理接入业务。 根据监管规定,任何银行分支机构首次在他行开立同业户时,提供服务的银行必须执行面签制度,严格执行开户证明文件原件的审核要求,并派两名以上相关人员,共同亲见存款银行法定代表人在开户申请书和银行账户管理协议上签名确认。 但据财新记者了解,在中旅银行“前员工们”在工行开同业户和系统接入时,几人均没有到场。开同业户是通过视频开的,没能到场面签,而工行也没有坚持要求到场。 一位票据行业资深人士指出,假如中旅银行已经在工行廊坊分行开过同业户,那么中旅银行的内控出现了问题,不然外部人士无法轻易地控制银行的同业户;反之,假如工行为中旅银行开户时,没有进行前述必要的审核,则是工行的责任较大。 另一位资深票据人士指出,河南焦作的银行去河北廊坊异地开接口很奇怪,工行在开立同业户的时候就应提高警惕。同时,工行也应审核开票企业的贸易背景。他指出,如果是虚假开户,则属于刑事犯罪的范畴。 财新记者查阅央行发布的《电子商业汇票业务管理办法》发现,监管对于签发行的要求是:“接入机构应对通过其办理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客户的电子签名真实性负审核责任。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营者应对接入机构的身份真实性和电子签名真实性负审核责任。” 警惕电票风险 除代理责任外,出事电票的争议还在于,如何确认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的有效性。 一位股份制银行票据人士认为,这类承兑汇票不算虚假的,因为它们的确是由焦作中旅银行开在工行的同业户、借助工行的接口开出的电票。 值得注意的是,电票和纸票的不同在于,电票的签发行和承兑行可能不是同一家。同一家银行开出的电子票据往往会包含一串固定的票号。不过,“票号包含‘102’不代表这票据由工行承兑。”前述票据人士对财新记者强调,接收电票时应确认票据的承兑行,不能只根据票号来判断票据来源。 近期已有银行下发内部通知,要求注意中旅银行承兑的电票;同时在买入电票时,必须核对出票人开户行与承兑行是否一致,避免买入虚假电票。 2015年末起,央行、银监会连续下发多个文件规范票据业务,并力推电子票据交易。此前财新记者获悉,央行正在筹建的票据交易所计划于今年10月挂牌,目标是三年之内尽快让电票占据票据市场的主导地位,以降低票据业务和资金清算中的风险。 但这次的案件也反映出,被力推的电票市场,仍需解决线下操作风险问题。之前的票据案反映出,纸票领域的风险事件更多是因为操作环节、管理环节出问题。但如果相应的操作环节没有改进,即使全部改为电票,也难防范风险。■ 责任编辑:蒋飞 如果愿为优质内容付费,请长按二维码。
金融混业大潮势不可挡,各类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混业观察(caixinfinance)秉承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提供客观及时的金融行业报道精粹,分享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欢迎建议、意见、合作、投稿至jinrongwexin@caixin.com 特别声明: "金融混业观察"由财新传媒出品。"金融混业观察"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转载请联系yongwang@caixin.com。 财新网App5.0版本已全新上线!扫描二维码(可长按或保存到相册进行识别)下载。 本信息来自网络,由视频秀场网整理发布 |
小黑屋|在路上
( 蜀ICP备15035742号-1 )
GMT+8, 2025-5-9 10:22
Copyright 2015-2025 djq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