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作为现在最炙手可热的一个话题,几乎从老到少都在讨论。这里的房价,当然指的是商品房的价格,至于那些分房的,宅基地的自有住房的不算在内。今天小编为大家小议一下所谓商品房,到底是不是“商品”。 可能有人觉得这个话题有些无聊,商品房当然是商品了,可以买卖的商品。那么好,我们先来讲一下商品的定义。经济学上,商品的定义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OK,没错,商品房可以用来上市交换,当然也是劳动得来的产品。从定义上,我们姑且把商品房算作商品。 现在我们来看下商品的几种属性,商品房是否都符合。 一、.商品的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休。 使用价值: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房可以满足人类的住宅需要,这是他的使用价值。也没有什么问题。 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房无疑具有这种价值,几乎各行各业的人赚的钱最终都流向了房地产。 二、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实行等价交换。 现在问题来了,首先,等价交换。我们来看眼下的商品房是否存在等价交换。以现在最普遍的高层住宅为例,其建筑成本在2200元/㎡,加上开发商的所有管理费税费等,也不会超过3000元。那么纵观现在的房价,你能说高出的部分都是地价吗?当然不是,因为每块地的拍卖价格都是公开的, 都能查得到。所以你很容易算出这个房子的真正成本价格。诸如北上广深这类的超一线城市,房价7-8万/㎡早已成为常态,二线城市如天津、杭州、武汉、大连、青岛等,房价也大多在2-6万/㎡,所以你觉得这些动辄上万甚至数十万的价格真的符合房子本身的价值吗,真的能体现那么多的人类劳动在里面吗,真的是“等价交换吗”?学区房是特例,有太多的附加价值,这里不作讨论。 其次,价值规律表现形式是市场供求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理念的话,则是供给与需求决定商品的价格;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跌,反之则相反。现在的商品房供求关系如何呢,小编从网上得到了以下数据,2015年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1853万平方米,按照我国人均住房面积30平米计算,“空置”住房可供近2.4亿人口居住。截止到今年6月底,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1416万平方米,比5月末减少75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770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减少86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增加44万平方米。从2015年空置房的数量看,商品房的供给明显大于需求,这也是所谓“去库存”说法的由来。那么2016年房价走势优势如何呢,以上海为例,请看下图: 2016年上半年上海房价走势 从上图可以看出,2016年上半年的房价简直是扶摇直上,丝毫没有受库存量大的影响。 今天小编先瞎说到这,欢迎各路大仙们来喷。 下期小编将从使用权,福利性和投资性几方面为大家接着瞎说。敬请期待!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本信息来自网络,由大家齐分享整理发布。 |
小黑屋|在路上
( 蜀ICP备15035742号-1 )
GMT+8, 2025-5-4 02:00
Copyright 2015-2025 djq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