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在路上 站点首页 房产 查看内容

12年前,我在没有大玉米的郑东新区买了一套房

2016-12-7 13:01| 发布者: zhangjf| 查看: 706| 评论: 0

摘要: 早前,微博上流行这么个段子,调侃的是排在败家榜首位的卖房创业。说的就是把房子卖掉卖掉,怀着满腔热血去创业,几年后创业赚的钱还不够去买当初卖掉的房子。这是多么多么痛的领悟。与此相对,兴家排行榜前三位都是 ...

早前,微博上流行这么个段子,调侃的是排在败家榜首位的卖房创业。说的就是把房子卖掉卖掉,怀着满腔热血去创业,几年后创业赚的钱还不够去买当初卖掉的房子。这是多么多么痛的领悟。与此相对,兴家排行榜前三位都是买房,去北京买房、去上海买房、去深圳买房。

企业很难,炒房好赚,是N多企业主吐槽的主题,只不过,大多数干企业的人还在举步维艰,买房只是业余的投资,不可能卖了企业去炒房。今天我们稿子里的L就是这么一位。

L是我们的粉丝,常驻地是豫北某城,有自己的生意,平生一大爱好就是看房、买房、再出租。

最早他买房子的经历要追溯到1992年,在常驻地的城中心。

最早在郑州买房,那是2001年。

1

2001年,L在郑州买了第一套房,位于英协花园,属于金水区的地盘。

彼时,金水区销售的商品房面积要占到全市总销量的一半儿以上,英协花园,往东不远就是老107国道,现在的中州大道。位置不算好,L还记得,英协花园周围谈不上有什么好的配套,荒地倒是有。

买英协花园,L纯粹是看上它内部的高绿化率。当时英协花园卖到了3期,叫艺术家。L掰着手指头排名,英协花园在郑州当时基本上能排到前几名,小区相当高档。尤其是二期是多层项目,有地下停车场,这在当时的郑州房地产市场还是比较少见的。三期是艺术家,名副其实,据说,省内有一半儿以上的戏剧大师都曾在这儿有一套房。堪称英协地产的得意之作。

英协的老板酷爱戏曲,现如今,小区遛弯,还偶能遇上名家。L说:“这可能就是大家所说的百万买房,千万买邻吧。”

L买的132㎡的房子,房价是2563元/㎡,他记得特别清楚,因为当时郑州房价平均不到2000元。英协旁边的东方明珠卖到了1900元,比英协位置要好的未来花园,要价2800元。算下来,英协花园的房子总价在33.83万元,首付两成,6万7千多,不到6万8。

L走的贷款,贷了27万,贷款年限很短,只贷了十年,每月要还的房贷挺多,大概3100元。彼时,郑州普通人的工资还不到1000元。

英协花园艺术家现在的二手房卖价在1.4万元到1.5万元,出租的价格更随意一些,周边多家居市场,租房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L的房子也用于出租,每月4000元。

这算是L用创业挣来的钱在郑州买的第一套房。

2

2001年,L在郑州的第一套房,在老107国道的西侧。

迈过老107国道,到达郑东新区。2000年,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提出加快开发郑东新区,2003年,郑东新区破土动工,口号很响亮,投入也很大。到了2004年,算是郑东新区房地产项目开工以来最活跃的一年了,外来房企大佬聚集,郑东新区商品房实际新开工面积占到全市的五分之一,带动了郑东新区销售价格的直线上升。

房价一路走高,在L的记忆里,最初东区的价格在2500元,而后一路开涨到3390元,联盟新城甚至一度卖到4100元,郑东新区最低的价格,都要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L就赶上了东区的第一波涨势。他买东区的第一套房子是2004年的8月。

L看了东区的规划和报纸上关于东区的报道,很动心,但身边的朋友大多数并不愿意在荒凉的东区仅因为一纸规划就买房。让L下定决心买东区的就是这么一句话:政府当时要投资几百个亿建设东区。具体几百个亿,L记不清了,L只知道,郑州市当年的地方财政收入总共也没多少钱,政府下的决心这么大,东区肯定不会烂规划。L想:“大不了,我自己去住总行吧。”

好吧,去买房。当时,金成阳光世纪正在盖。金成,还是当时郑州鼎鼎大名的品牌开发商,领军排头兵,胆子当然也是极大的,是东区很早的入驻者。

项目在东区商务内环路与九如路交叉口,如意湖,大玉米就在对面。当然,那时候还没有熠熠发光的大玉米。

看房,L和伙计被朋友开车送去,去的有点儿晚,40㎡-50㎡的小房子全部卖完,剩余房源的楼层并不好听,14层。L和伙计不计较这些,一人买了一套,L买的185㎡的户型,加上赠送,实际面积有200㎡,当时总共掏了50万元的房款,每平米2500元(按照200㎡计算)。L还打听了已经卖完的小户型的房价,40㎡价格在12万左右。

L的这个房子现在也是租了出去,价格不便宜,7400元/月,卖的话,L说价格不算高,1.7万元/㎡左右,L说:“有办公的,太乱,买的人不多,卖不上价。”

关于这套房子,L相当“得意”,他算了一笔账,首付只掏了10万元,现在这套房子值314.5万元。一年的租金现在是8.88万,一年的房贷是3.6万,一年的租金付完房贷余5.2万。

L回忆了当时的看房经历,去的时候朋友送他们过去,两个人兴高采烈看了房,交了钱,买了房。出门就傻了,荒郊野岭,咋回去?没有公交,也打不上出租车,连个卖烟、卖水的小卖铺都没有。L只好掏出手机,让朋友从经三路打了车过来接人,那时候的郑州,经三路农业路再往北都是大土路,还没修好。

现在的郑东新区,名副其实的大玉米、成片的写字楼、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上班族,打车,已经相当轻松。

这里是2016年,距2004年,已过12年。

3

2005年秋,L又看上了一栋写字楼。还在郑东新区,这时的东区已经是各界瞩目的焦点了,写字楼已经开始蓬勃发展,L又赶上了这波大潮。他这次买的是商务内环的中油新澳大厦,对面还是大玉米和如意湖。

L买的是138㎡的房源,价格当时是3979元/㎡,总房价是54.9102万元,首付5成,首付27万,余下还是贷的款,10年,需要还月供3200元。

这套写字楼,L还是租了出去的,最早的租金是3元/平方米/天,现在租金降到了2.2元/平方米/天,L的房子基本上每月租金在9000元。

这之后,L还买了几套房,比如高铁区的某写字楼,即将交房。再比如,L正在看北龙湖的房子,有时会打电话过去咨询。

L说他不炒房,他之所以给我讲他的这些买房经历,是因为干企业太难,开公司挣钱特别难,L现在所在的豫北小城,一个不到100平米的门面房,一年的租金是10万元,已经交了17年,房东不卖,只能租,每年房租还是会上浮上浮再上浮。

L摇头:都说实体经济不行了,我深有感触。经济疲软,大家收入少了,孩子上学、水电费、正常生活费用都是大头,再想出来消费、出去旅游可能吗?哪儿来的钱。L所从事的行业就是服务行业,大家只有解决了自身的基本生活,才能想到他。

买房,L一直认为这就是个业余的投资,投资来的钱,大多都又投入到了自己的公司,继续做生意。他说:“我还是倾向于干企业,把企业卖了,去炒房,我不会那么做。”L的生意是从80年代就开始了,从零做起,做了这么多年,就算生意不好,只要还赚钱,他还是会继续做下去的。

L说自己不炒房,也是,他所有的房产全都是持有,而且全都是出租出去的,没有空置的房产。现在早期买的房子租金回报率已经超过了10%。

L买房子,没有一次付清的,全都是靠贷款,尽管L自己选择贷款的年限有长有短,大多数都是短期。但L认为贷款要尽量多贷,还一定要拉长还贷的年限,这一直是他给我反复强调的,L说:“通货膨胀会抵掉不少利息成本,中油的写字楼,房贷一直是3200元。10年前的3200元能买些什么?现在的3200元又能买些什么?”

最近,L一直在看北龙湖的房子,但他没有买,也许因为他的常驻地还在豫北小城,他所有的房产基本上全都是用来出租的。但他给周围的朋友推荐了多次,如果手里有钱,又真的想买房,一定要去这个区域看看,未来这里一定是郑州最高端的圈层生活区。

更多犀利、客观、深度的郑州楼市分析、团购活动、人文教育等,请关注微信平台《郑州楼市》,微信ID:zzloushi,这是一个媒体。

本信息来自网络,由大家齐分享整理发布。

最新评论

小黑屋|在路上 ( 蜀ICP备15035742号-1 

;

GMT+8, 2025-5-7 00:38

Copyright 2015-2025 djqf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