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出口增长而言,新市场开拓战略只能带来一定程度的边际贡献,并不能弥补因为发达市场上替代过程趋于完成所造成的动力衰减。因此,中国制成品出口乃至货物出口的增长速度下降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于春海 国内产业关联与出口对国内经济活动的拉动作用 中国总体的完全出口依存度是直接出口依存度的2倍以上。这意味着基于海关统计得出的总出口数据系统性地低估了出口对于中国国内生产活动的拉动作用。可以说,出口的间接拉动作用更加重要。基于直接出口依存度,出口变化只能影响中国国内生产活动的10%左右。但是基于完全出口依存度,出口变化能够影响中国国内生产活动的25%左右。这种联系放大了出口变化对中国国内生产活动的影响。在不同产业的对比中,制造业对直接出口的依赖性相对较高,建筑业和服务业等对间接出口的依赖性更高。建筑业和服务业完全出口依存度是直接出口依存度的3倍以上。对于建筑业和服务业来说,由于国际贸易成本较高,所以更加依赖于制成品,通过制成品的出口实现间接出口。 完全出口依存度衡量的是一国总生产活动在市场实现环节对国外的完全依赖性,或是出口对一国国内生产活动的完全拉动作用。要准确刻画出口对于一国国内生产增值活动的影响,还必须在增加值意义上核算出口依存度。首先,需要在总产出的基础上扣除中间投入,核算出一国在给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 其次,在产品内国际分工的背景下,一国的出口产品中包含来自外国的中间投入,因此,出口产品中包含的增加值并不完全归属出口国。同时,有些产品在出口后经过国外的再加工,会重新流出初始出口国,因此,一国出口产品中包含的本国增加值并没有全部留在国外。为了在增加值意义上刻画中国国内经济活动对出口的依赖性,需要从总出口中剔除外国增加值和重新回流国内增加值。利用前面对中国出口进行增加值分解的结果,可以得到中国的增加值出口指标,在此基础上,算出增加值出口占总增加值的比重。 对比直接出口依存度和增加值出口依存度可以看出,中国的增加值出口依存度是直接出口依存度的2倍以上。直接出口依存度反映的是国内总生产活动及其对出口的依赖性。根据增加值分解,总出口包括增加值出口、回流的国内增加值和外国增加值。因此,增加值出口依存度衡量的是本国增加值对国外最终需求的依赖性。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国内生产增值活动、就业创造和收入创造等对国外最终需求的依赖性远高于直接出口依存度。在不同产业的对比中,建筑业和服务业的直接出口依存度和增加值出口依存度都低于制造业,但是增加值出口依存度对直接出口依存度的倍数更高。建筑业和服务业的这一倍数在3倍以上。因此,出口对中国服务业的直接拉动作用较小,但是间接拉动作用却很强。这种间接拉动作用主要是通过制造业实现的。 制成品是中国最主要的出口产品类别,而且制造业本身的直接出口依存度也是最高的。这直观地反映了出口对于中国制造业的重要性。但是考虑到经济体系内部不同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联系,制成品出口还会对非制造业行业产生拉动效应。不同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联系,包括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从后向联系来看,一个部门的产出中既有本部门创造的价值,也有其他部门的价值。从前向联系来看,一个部门的产出既可以直接满足最终需求,也可以通过其他部门的产出间接满足最终需求。因此,在核算部门增加值出口指标时,首先,需要将部门总出口中包含的来自国内其他部门和国外所有部门的增加值扣除。其次,要将国内其他部门实现的间接增加值出口计算进来。 在动态变化趋势上,自2004年以来,制造业增加值出口对总出口的比率较为稳定,而其他产业增加值出口对总出口的比率则迅速提高。这意味着服务业等通过制造业实现了更多的间接增加值出口。从制造业中间投入的国别和产业来源可以看出,2004年以来,在中国制造业中间投入的国别来源中,国内中间投入不断替代国外中间投入。这不仅推动了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出口对总出口比率稳中有升的变化,也带动了服务业等非制造行业间接出口比率的提升。这就为我们在出口总量扩张速度呈趋势性下降的背景下提升出口的作用指明了另一个方向,即通过提高国内零部件和生产性服务等中间投入的供给能力,进一步强化国内不同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充分发挥出口对国内生产增值活动的间接拉动作用。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
小黑屋|在路上
( 蜀ICP备15035742号-1 )
GMT+8, 2025-5-7 07:07
Copyright 2015-2025 djq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