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橘色的养护服写有“公路”字样 挂在床头,还没有干 51岁的养护工古名庭 曾穿着它在台风清障现场挥汗如雨 如今,它的主人,已不幸离世 而古名庭的妻子却还不知道这个悲惨的消息 昨天,晨报的报道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公路养护工夫妻的不幸遭遇牵动着许多市民的心 ﹀ 9月15日凌晨3时05分,强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厦门。一夜间,马路上树木、残枝败叶横躺,清障工作急迫。作为公路养护工,古名庭和妻子华玉梅每天起早摸黑,投入到抢险一线中。从疏港路到成功大道,夫妻俩和工友们并肩作战。 昨日凌晨3时05分,台风登陆后整整第四天。在成功大道出岛方向枋钟路附近,夫妻俩正在现场维持秩序,一辆微型小货车用飞驰的轮子,撞上他们疲惫而又脆弱的身躯。丈夫古名庭经抢救无效不幸遇难,妻子受伤送医。 一声巨响,从此,夫妻阴阳相隔,留下一顿来不及吃完的早餐、一次来不及说完的告别和一通来不及打完的电话…… 一顿来不及吃完的早餐 9月18日6:00 来不及吃完剩下的半碗炒饭、来不及收拾碗筷。 ![]() 在集美后溪一幢简陋的出租房,是几十位养护工的家。今年7月,古名庭带上妻子,离开家乡江西吉安遂川县大汾镇鹿坑村,来到这幢三楼朝北的房间,开始他们在厦门的第二次工作。 对于厦门,夫妻俩并不陌生。去年他们第一次在厦打工,从事着公路养护工作。回家过年后,从事农活、打点零工。今年7月,夫妻俩忙完了家中事后,心觉厦门不错、老板也不错,又来到厦门。 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是他们临时的家。屋内除了衣物洗漱用品之外,还有炒菜锅,几个碗和两副筷子,一张草席、一床破被子。几乎没有一样是值钱的东西。 平日里,为了省钱,夫妻俩很少外出吃饭,就在小屋内做饭,然后一起吃饭。每月两三千元的工资,他们必须省吃俭用。 原本,夫妻俩所在的班组从事的是沥青铺设工作。然而,台风过后,各条主次干道面临大量清障工作,亟待抢通。响应动员,他们班组被调配到岛内支援。几天来,每天上午7点,夫妻俩和工友们一起坐着面包车进岛,深夜再一起坐车回来。 9月18日清晨6点,起床后的古名庭发现养路服还湿着,就穿上日常衣服,再套上荧光服,以在夜间保护好自己的身躯。妻子用煤气烧了点饭,就着辣椒炒一炒,这是他们的早餐。7点,楼下载他们进岛清理路障的汽车已经启动。来不及吃完剩下的半碗炒饭、来不及收拾碗筷。夫妻冲下楼,坐上车,8点左右赶到了亟待进一步清理的成功大道。 一次来不及说的告别 9月19日3:05 砰”的一声巨响,货车冲向清障区,车头撞得凹陷了,玻璃也碎了。 ![]() 台风登陆后的前三天,古名庭和妻子在疏港路抢修,9月18日,班组转战到成功大道。成功大道的两侧,到处是被吹倒的树干、残枝残叶,一天下来,一个点清理量就达50车。台风“莫兰蒂”对厦门家园的破坏可见一斑。 清理树枝并不难,难的是在车流中清理。成功大道车流大,而作业需要占用车道,为了不影响交通,班组只能避开高峰期。按计划,19日凌晨1点,大家就收工了,但因为白天避开高峰期稍微歇了会儿,完工时间推迟了。 当夜幕降临时,古名庭所承担的工作是,拿着警示牌,提醒车辆避开清障区,以保护工友的安全。 9月19日凌晨2点左右,经过了一天的忙碌,班组到了成功大道出岛方向枋钟路出口处。工人把自卸车停在附近,不远处,养护工进行布控,提醒车辆减速慢行,整个作业区占用1.5个车道。 3时05分左右,自卸车正在装载最后一车树叶,这项工作完成后,大伙就可以回家了。另一边,古名庭和妻子站在布控区域内,手举着荧光棒,引导迎面驶来的车辆进行避让。 此时,一辆迎面而来的微型货车,看到路边开着警示灯的车辆后,竟转向了清障区。 车子越来越近,似乎也越来越快。古名庭的堂哥古名仁就在不远处,突然,他听到“砰”的一声巨响,货车车头撞得凹陷了,玻璃也碎了,现场一片混乱,大家忙着拨打110、120。 在同一屋内吃、住,在同一片工地干活的夫妇,平时有说有笑,但此时,来不及做任何告别。 一通来不及打完的电话 9月19日6:00 三个小时后的6点,广东揭阳的古才军接到一通来自厦门的电话,他是古名庭夫妇的儿子。 “你的父母出车祸了,赶快来厦门。”打电话的是小古的大伯古名仁。 事实上,就在4天前,也就是9月15日的早晨9点半,小古也接到一个来自厦门的电话,那是父亲古名庭打给他的。当日是中秋,古名庭位于集美的出租房已经停水停电。 “中秋了,你今天准备去哪里玩?和朋友去外面吃顿好的吧……”接到电话时,小古正在做早餐。父亲手机信号不好,还不断说手机快没电了。 在电话中,老古说,厦门的台风很大很大,屋子都快被吹走了。工头已经通知他们要抢修待命了,看来要忙一段时间,让小古好好照顾好自己。 小古想说,让爸爸妈妈也照顾好自己,但没等他说完,电话就断了。 那天晚上,小古和朋友们一起做了6菜一汤,还买了一些葡萄,按照父亲的吩咐,和朋友吃了一顿美味的中秋夜宵。他不知道,远在厦门的父亲,此时已和工友们在四处是残枝败叶的疏港路上连夜赶着清障。 他更不知道,父亲是用了手机最后一点电量,给他打了最后一个电话。不,是半个,他知道,父亲一定还有很多话没来得及说。 再接到来自厦门的电话,他匆匆忙忙赶去汽车站,坐了四个小时汽车,第一次到达这座父亲一直说“很美很美的城市”。 小古到达时,灾后重建的厦门一片热火朝天,在包括他父亲在内这样一批又一批抢险人员的努力下,已逐步恢复往昔的美丽。而他的父亲,在当日凌晨3点05分,在成功大道出岛方向枋钟路段,被杨某伟所驾驶的车牌号为闽D8T8*的微型货车撞上,当场倒地,紧急送医抢救近三小时后无效死亡。她的母亲颅内出血,正在厦门中医院治疗。 一个满含泪水的谎言 9月19日6:00 面对古名庭的离去,堂哥古名仁很痛苦,回到家后一个人待在房间内,不停地吸着烟…… ![]() 在中医院病房内,清醒的第一刻,妻子华玉梅立马询问丈夫情况,她想知道,丈夫古名庭是否安全。至今,她仍不知道丈夫去世的消息,担心影响她治疗,所有人都瞒着这件事。 在工友眼中,夫妻俩朴实、善良。出了事,大家心里都不好受,工友们主动留下来照顾她,30多个小时没睡觉。 得知消息,儿子古才军马不停蹄从广东赶来,抵达厦门已是下午1点。大伯古名仁接了他,告诉他父亲去世了。跟随着大伯,古才军来到了华玉梅的病房。进病房前,大家与他对口风,千交代万交代,让他一定不要说出真相。 此时的华玉梅身上插着管子,虽然已脱离生命危险,但因受到了重创,说话有些困难。 见到儿子古才军,华玉梅发出沙哑的声音,第一句话便让儿子去看看爸爸。为安慰母亲,古才军称爸爸在其他医院治疗,只是腰部受伤了,行动有些不方便,人没事了。 “我不知道怎么办,整个人都蒙了。”小古说,现在他很矛盾,不知道能够瞒多久,一边是父亲的身后事需要处理,一边是母亲心情不能受影响。 痛苦的,还有古名庭的堂哥古名仁,他只比古名庭大4岁,从小一起长大。在厦门,兄弟俩互相照应,人在异乡,也有家的感觉。 事发当时,古名仁就在不远处,目睹了事发经过。从集美后溪住处出来时,他和弟弟、弟媳三个人有说有笑,而回去时仅剩他一人。回到家,古名仁一个人待在房间内,坐在板凳上,不停地吸着烟…… 事后,成功大道事发地又恢复了往常,枋钟路出口处,工人们在马路上忙碌着,他们清理夜里剩下的残枝败叶。生活还在继续,仿佛前夜的一切只是个梦。 昨日,厦门市交警支队对这起案件进行了通报。经查,肇事司机杨某伟驾驶着小货车,沿成功大道往枋钟路行驶,行至事故路段时,接连碰倒了两名养护工人,导致一名养护工人抢救无效死亡,一名养护工人受伤。经初步调查,此次事故系闽D牌照小货车驾驶员杨某伟疲劳驾驶所致。目前,杨某伟涉嫌交通肇事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丈夫古名庭去世了 但病床上的妻子华玉梅却不知丈夫去世 想想都觉得让人觉得心酸 我们能为这个不幸的家庭做点什么呢? 逝者已矣,我们能做的 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帮一把 让活着的人更好地活下去吧 一起帮帮这个不幸的家庭 在家徒四壁的出租房里,台风来袭之后,古名庭师傅甚至来不及给儿子打完一通电话,来不及吃完已经做好的早餐,就和“战友”们投入到道路清障工作。 他的不幸逝去,更让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陷入困境:还不知道丈夫已经死亡的妻子被撞得颅内出血,还正在治疗中;闻讯赶来的儿子小古,今年24岁,正在广东打工,口袋里仅够自己来回的车费。 谁来一起帮帮这个养护工家庭?市委文明办、市红十字会与晨报正在开展的“点对点,直接帮”关爱行动,也特别开通爱心热线,期待有爱心的您,有爱心的企业、单位,共同来帮帮这个不幸的家庭。 爱心热线(晨报热线) 0592-8080000 一个鲜活的生命 倒在了他常来常往、风里来雨里去的马路上 这是一次让人心痛的意外 更是一次引人深思的悲剧 为了防止这种悲剧再次出现 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关爱公路养护工 请放缓你的车速 台风的肆虐,让原本畅通的马路,到处是残枝败叶、肮脏的垃圾,阻碍了交通。在全城总动员的背景下,广大养路工人与其他救援人员一道,忘记了脏和累,加班加点、争分夺秒抢修城市大动脉。那双磨破的双手、湿透的鞋子告诉我们,夜深人静时,却是他们挥汗如雨时,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公路养护工的鞋子 不幸的是,一位疲劳司机的不经意驾驶,夺走了一位正在为灾后重建而奋战的养路工的生命,夺走了一个三口之家原本贫困却清淡的幸福。 交警正在对这一事故作进一步调查。此时再去指责,再去懊恼,似乎也为时已晚。但这条用生命换来的惨痛教训,不得不引起广大司机朋友的重视。 重建家园的工作还在紧张推进,包括养路工在内的很多抢险人员还在开展道路清障。正如公路局人员所呼吁的,养路工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清理树枝,而是越来越大的交通量。 所以,恳请市民朋友,当下尽量减少开车出行。而不管是在此时,还是平时日常出行,开车路经养路工等人员的作业路段,请务必谨慎驾驶、减速慢行。他们脆弱而疲劳的身影,经不起飞驰轮子任何的冲撞! 如果还有人心存侥幸,那就请看看这位逝去养路工的最后时刻:这位平时生活在“家徒四壁”出租房里的养路工,他甚至来不及给儿子打完一通电话,来不及吃完已经做好的早餐,来不及和同为养路工的妻子道别…… ![]() 公路养护工忙碌的日常 不只在这时,还有在将来 都请放缓你的车速 生命值得尊重 这也是对他们最好的致敬! 本信息来自网络,由大家齐分享整理发布。 |
小黑屋|在路上
( 蜀ICP备15035742号-1 )
GMT+8, 2025-5-17 13:32
Copyright 2015-2025 djq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