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深评】 最近,快播案一审,堪比年度大片。段子手也蜂拥而出,争奇斗艳。庭审虽已落幕,但狂欢还在继续,热度不减。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视频直播更让此案轰动一时。有数据统计,直播期间累计有100余万人观看视频。 庭审现场控辩双方的攻防辩词备受关注,有文章说,“快播的辩词再精彩,也不配赢得掌声。”也有文章说“为快播‘狡辩的权利’鼓掌”,这两种说法是互掐吗? 庭审中辩方说 “制造菜刀的人不应该为那把菜刀杀了人承担责任。”这但快播软件它不是菜刀。它还可以通过客户端对软件进行控制。快播软件的一个功能:如果有一个用户用快播软件看含有非法内容的视频,快播软件就会把视频下载到他们的服务器上,下一个用户就能看到这个视频。非法视频的二传手,这能叫做“技术中立”吗? 王欣的那句“技术无罪”,能作为洗清责任的挡箭牌吗?快播一案的直播方式是否应该成为司法公开透明的新常态?快播“狡辩”被赞。打谁的脸? 听听启明怎么说,请点击上方《明说吧》视频节目吧:) 【今日速评】 1中山大学院长被扇耳光 谁的错? 2人民币贬值焦虑 该如何化解? 3北京单双号限行 政策预热? 4血友病吧主痛诉:百度为钱出卖? 亲们,更多内容,请观看1月11日晚20点30分搜狐视频节目《明说吧》 周一到周五每晚八点半,上搜狐网搜狐视频,搜狐新闻客户端,手机搜狐网,点击“明说吧”视频,启明与您一起纵论天下事。 《明说吧》微信公众号:明说吧栏目 《明说吧》公众平台地址:http://mp.i.sohu.com/s40000233710315/profile 《明说吧》视频主页地址:http://tv.sohu.com/s2015/stx/ 【上期节目回顾】“凤爪女”“瓜子哥”到底什么鬼? 网络红人凤姐我们都知道,不过进入新年刚过,2016第一位横空出世的所谓“网络红人”不叫凤姐,叫“凤爪女”。 让她出名的,就是刚才您看到的视频,呵呵,这次人家舞的是货真价实的凤爪,这是在上海地铁,凤爪女津津有味的吃着,数粒骨头残渣散落车厢,在遭到指责后,她与周围乘客产生言语冲突,还拿出手机与人对拍。 在随后接受采访时,凤爪女还坚持认为“没有乱扔,没有妨碍他人,没有影响公共环境”。几乎与此同时,广州也出了个瓜子哥,也是地铁里肆无忌惮嗑瓜子,垃圾洒了一地。这瓜子哥和凤爪女有得一拼,有网友甚至建议,让“广州瓜子男”和“上海凤爪女”配对吧。这是笑谈,不过也看得出来他们的行为半斤八两。看到有的网友评论这位凤爪女时说,“人长得美,但行为很丑”,但是行为不美,称不上美。 说到凤爪女的行为,在地铁里吃东西,其实这件事近些年来有过非常多的讨论,之前南京有一对夫妻因为在地铁里喝饮料而被处罚,有心的媒体曾总结了半天关于地铁里禁止饮食的各国规定,发现起码目前看来,地铁禁止饮食还称不上国际惯例。 北京地铁禁食令经历了“入法—删除”的过山车,最终确定“还是交给文明本身去解决”。而《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在最终通过时也取消了禁食条款,只在《广州地铁乘坐守则》中明确提出,乘客不得在列车上进食。 在地铁里能不能吃东西,虽然有各地不同的规范,但更多是个道德上的宽泛要求,比如吃味道比较重的食物,很多人会觉得不妥,但一般性的饮食,为数不少的网友、乘客起码目前还是表示容忍,尽管也有不同意见认为,地铁里喝饮料依然会有饮料抛洒、影响到他人的风险。 地铁里能不能吃东西、喝东西,看起来存在一定争议,但启明要说的是,这种争议在“凤爪女”事件中却并不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凤爪女做的事不仅是地铁里吃东西,而且随意抛洒残渣,遇到旁人批评则出言不逊,言语攻击,甚至事后也坚决不认错。 如果说地铁里能不能吃东西,还有得讨论的话,吃东西还把垃圾扔的满地都是,却是没得商量的,应该被批评甚至处罚。别说是地铁里,就是在其他公众场合,把垃圾扔的到处都是,也该依法予以处罚,而不是到了事后接受采访,依然没被追究,而且还大言不惭。 值得欣慰的可能是,在面对这样的不文明行为时,视频里看到的人群,默不作声的少了,站出来批评的人多了,这可能就是文明养成的一个成果。有人说,出了这种事情就动用人肉搜索来找当事人出来不妥,我倒觉得,问题的解决可能是社会问题、系统工程,但也不能因此模糊具体事件的具体处理,谁做错了事,该批评还是要批评,该让大家知道他是谁,还是要让大家知道。为什么要知道,因为起码不能让借此营销炒作的人,得到甜头。 说实话,到现在为止,启明都对这位凤爪女的行为动机充满怀疑,是不是炒作,是不是商业营销,这是事件爆出后就一直有网友在追问的方面。有人搜索发现,这个凤爪女还曾参加过某娱乐节目。有时候我想不明白,即便这真的是炒作,依靠这种炒作获得的名气,究竟有什么用?负面的炒作居然也被很多商业营销机构所热衷,可能是因为在这些机构的市场判断里,一时的负面评价和批评并不会持续很久,但因此获得的名气却可以在事后的大把时间里加以利用。 这是公众关注度带来的副产品,但这一点真的呼吁大家都长点记性,类似这种靠负面新闻出名、然后等风声过了又用因此得来的名气谋利的人,网络也应该有记忆,让他们无利可图,我想才会让类似丑陋的行为失去市场。 《人民日报》在评论凤爪女事件时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表里两方面都需兼顾。如果说屡禁不绝的乱贴广告是城市的“牛皮癣”,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是城市的“粉刺”,下水道拥堵、逢雨必涝是城市的隐患,那么少数市民缺乏公德就是城市的“暗疮”,它更让人忧虑,也更需要医治。怎么医治? 最后还是明说吧,要靠公共舆论的明确态度,也要靠社会规范的约束,美丑善恶的评价标准要建起来,也要让试图靠这种行为炒作的人无利可图。 本信息来自网络,由今日新闻头条视频网整理发布 |
小黑屋|在路上
( 蜀ICP备15035742号-1 )
GMT+8, 2025-5-15 04:27
Copyright 2015-2025 djq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