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话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国家大剧院[微博]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众主创悉数到场,与媒体聊起“青春往事”。 谈起最初想改编“致青春”的初衷,编剧关渤说,这源于自己的“不甘心”。十多年前从中央戏剧学院戏文系毕业的他,在毕业后这些年,“人也发福了,回学校老师都不认识”。直到有一天,关渤看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小说,十分感慨,“故事中的人那么有力量,我自己的青春呢,我说不出”。 关渤将自己对小说的感悟和对自己青春的回想融入话剧改编中,“我的不甘心得到了释放,释放到了一个想做的事上。现在看到美好的愿望即将实现,不甘心也成为心甘情愿”。 此次话剧版“致青春”延续了辛夷坞小说“暖伤青春”的风格,但在主人公离开校园后的部分情节将与原著和电影都不同。编剧关渤选择将“青春已逝,唯有追忆”的落寞现实呈现在舞台上,让每个走进剧场的人,与真实的自己面对面。 ■ 导演谈“青春” “做一件事就不去多想” 话剧“致青春”邀上海青年导演何念[微博]加盟,他过往卖座话剧都取材自畅销小说或影视剧。在他眼里,“青春就是冲动和热情,就是做一件事就不去多想”。 何念表示,如今人们之所以回忆青春,“可能因为我们丢失了一些东西,才变得这么思前想后、犹豫彷徨”。他希望这部话剧可以让走进剧场的观众重新点燃热情。“虽然现在每个人的生活都很繁重,有时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但在作品里我们绝不低头”。 本信息来自网络,由大家齐分享整理发布。 |
小黑屋|在路上
( 蜀ICP备15035742号-1 )
GMT+8, 2025-9-14 00:17
Copyright 2015-2025 djq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