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在路上 站点首页 房产 查看内容

12月刚入了杨浦二师附小学区房,为了避免站岗,第一时间就来安利一把 购房讨论

2016-8-8 13:36| 发布者: zhangjf| 查看: 911| 评论: 0

摘要: 12月刚入了一个学区房,杨浦第一公办二师附小,39平,240万,6.15万/平。马路对面是虹口区,同档次非学区房单价3.5万/平。如此算来学票价值100万左右。8月同事购入一套隔壁小区学区房,计算学票价值70万左右。感觉这 ...

12月刚入了一个学区房,杨浦第一公办二师附小,39平,240万,6.15万/平。马路对面是虹口区,同档次非学区房单价3.5万/平。如此算来学票价值100万左右。8月同事购入一套隔壁小区学区房,计算学票价值70万左右。感觉这半年学票上涨速度超过了房价。


很多人上不待见学区房,但是说说我买学区房的考虑:

1. 挑了杨浦的头牌,也是唯一和顶尖民办平起平做的,也不比其他区头牌差。相对来说比静安,徐汇和浦东的学票还是便宜很多。可以享受到其他区顶尖学区高溢价的溢出效应。

2. 相对来说这个学区很稳定,十几年不变了。并且杨浦小学集团也成立多年,老师的分流效应并不明显。二师附小作为集团旗帜,还是应该有保证的。

3. 最重要的是,现在杨浦高档新盘多(新江湾和东外滩),但是配套学区还是二梯队的,住在这些区域来二师附小上学开车或地铁都方便。1000万+的自住房配套一个200-300万的学区房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所以看好这个需求。


学区房的不合理性大家都知道,我说说不同看法:

1. 有人说学区上涨政府是不得利的,其实不完全对。国外有房产税作为对好学校质量的正回馈。我们国家房产税收主要在流通环节。学区房成交频率高,买入卖出差价高,相对来说契税,个税和营业税也交的多,这是一个正回馈。现在上海也有房产税,虽然比例低,但也是一种对政府办好教育的奖励。

2. 有人说学区房,学校是不得利的,其实也不完全对,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学区。我买的房子就在二师附小墙外,和房东交流,之前这附近房子都是分给杨浦教育系统职工的。房子是81年造的,房东是97年政府调换给他们的,只花了7万块,现在卖240万,如果没有学区最多卖140万。这也是一种隐形的对教育系统的支持,建设了学校对老员工的福利压力。

3. 我买的小区容积率是1.7。估计没有拆迁的可能性。但是如果哪一天政府拆了,容积率提高到4-5,无论是高补偿异地安置,或者是原拆原回。多出来的面积都可以卖个好价钱,这也是政府在学区上的收益。

4. 有人说说过学票的天花板是贵族学校门票的,有点不接地气了。别说贵族学校的学费多高,保持与同学同档次生活的成本多高,大学教育也无法回归国内的体制。还有就是一流的民办学校,要关系,要条子这是前提,最后还是要考的,几比一的入取率。

5. 谈到学区,总有人说上好学校不一定读书好,读书好不一定成功的。你们说的都对。但这不是让孩子去上差学校的借口。好像学校不好,读书不好,就一定成功了一样。


最后,最重要的是:

为什么美国人相对来说善武,要当美洲霸主,要做世界警察。新西兰人偏居一隅,相对和平。有很多原因,但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当他们的祖先离开欧洲前往新大陆时,美国的印第安人反抗强烈,选择去美国的人相对更富有斗争和战斗精神。而新西兰的毛利人很早就与西方人实现了谅解,选择去新西兰的,更多是爱好和平,只想找个地方放一辈子羊的。选择决定命运,对学区也是一样。学区房的居民,是选择了花尽积蓄为儿女教育的,相对来说以后在时间和精力上也更愿意为教育付出。而愿意儿女上菜场小学的居民,天然的就倾向于教育无用论,周围的同学都这样,老师再好也教不好。这就是学区房最根本的基础。


PS: 据说杨浦民办头牌阳浦小学要求家长收到入学通知内2小时,放下手头工作,飞车前往学校报名,否者入取作废,这就是考验家长的配合度,花一百万买学票的家长大多也有这个执行力。

最新评论

小黑屋|在路上 ( 蜀ICP备15035742号-1 

;

GMT+8, 2025-11-1 03:53

Copyright 2015-2025 djqf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