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在路上 站点首页 财经 查看内容

国产手机江湖:这边超越苹果 那边内战凶残

2016-7-28 13:40| 发布者: zhangjf| 查看: 622| 评论: 0

摘要:   国产手机出货量超越三星苹果   7月26日,调查机构TrendForce旗下的研究部门DRAMeXchange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出货量为1.39亿台,连续两个季度高于三星和苹果两大品牌的总和。另外 ...

  国产手机出货量超越三星苹果

  7月26日,调查机构TrendForce旗下的研究部门DRAMeXchange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出货量为1.39亿台,连续两个季度高于三星和苹果两大品牌的总和。另外,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呈两位数增长,其中华为手机出货量增幅达16%,超越苹果与三星,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最大的公司。

  第二季度中,三星出货量为7700万台,份额从Q1的28.0%减少为24.5%;苹果从14.5%微增至15.1%。

  事实上,TrendForce就在之前的报告中表示,2015年中国地区的手机品牌合计出货量已经达到5.39亿部,占全球比重超过四成,并囊括全球前十大手机品牌中的七个席次,与三星、苹果总和的5.47亿部已在伯仲之间。

  此外,日本《富士产经商报》7月26日报道称,苹果智能手机iPhone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已经开始缩小。这是因为本土制造商的技术实现提升,在价格、性能两方面都超越了苹果。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规模扩大速度放缓,已经开始蒙上阴影的苹果的增长神话又要经受新的考验了。

  报道称,在由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组成的大中华圈,苹果2016年第二季度的销售额下降了26%,很大程度上导致该公司整体销售额下滑13%。分析师们预测,第三季度的整体销售额仍将出现同比15%的下降。

  英国市场调查公司Canalys分析师尼科尔·彭指出:“苹果预计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扩大其潜在客户会继续增加,但现实却是大部分中产者选择了国产手机,导致苹果的大量潜在客户流失。”

  国内手机市场激烈洗牌

  在变幻无常的手机市场中,国际品牌的份额受到中国品牌的挤压,同时国内厂商也在激烈洗牌。

  如今,三星、苹果、华为三大巨头组成的第一阵营外,去年全球排名前六的小米和联想已经被OPPO和vivo所替代。

  如果说今年异军突起的OPPO、vivo是“鲨鱼”般敏捷的选手,华为则是“恐龙”级别的巨头。在系统性的国际化上足见差异,华为在海外市场的布局是品牌战略的国际化,OPPO、vivo等更多的是在营收方面获取收益。

  去年华为突破1亿台的销量大关,接下来谁将成为第二家?业内普遍看好OPPO,Counterpoint资深分析师闫占孟认为,“OPPO有可能在单个月会超过华为,在季度和国内市场上超过华为的可能性不大。如果到明年,OPPO有可能进入第一阵营,一年出货量超过1亿台。”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老杳也告诉记者,“整体来看OPPO、vivo 崛起,去年是华为和小米争第一,今年国内或许是华为和OPPO争夺第一。”

  据OPPO方面公布的数据,R9手机销量已经突破900万台,而华为P9上市3个月的销量为450万台左右。但是一款产品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品牌的持续,未来的增量、品牌的调性升级、新用户的拓展都是OPPO需要面对的问题。

  线下回暖的当下,OPPO、vivo、金立等深耕渠道者增势明显,华为、小米、中兴等企业均在渠道上积极布局。在互联网手机品牌中,乐视强势增长,魅族放缓速度维稳。

  OPPO成为“中国第二大手机厂商”

  2016年6月,国际数据公司(IDC)公布《全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初步数据,在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OPPO的出货量为1850万台,同比实现153.2%的增长,抢占了智能手机市场5.5%的份额。OPPO已经在2016年一季度超赶小米成为中国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

  OPPO副总裁吴强介绍,截至2015年,OPPO线下门店已经有20多万家,同比约为魅族的10倍。在二三线城市,随处可见OPPO的专卖店,包括联通营业厅的每一个手机推销员,都在不遗余力地向消费者推荐OPPO手机。这种面对面的销售在互联网时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却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除了门店数量众多,OPPO的线下渠道主要还是采用“代理商——经销商”的模式。OPPO在全国一共有36多个总代理,多数情况是“一省一代”。另一方面,为了控制线下渠道成本。代理的路径已经被缩短,做到尽量扁平化。之前传统的模式有一级代理、二级代理,层层代理会削薄手机利润。目前尽量都采用一级代理商,提高渠道效率。

  小米“减速”陷入低谷

  自去年未能完成1亿部手机销售目标后,小米科技就一直处于媒体的聚光灯下。报道披露,小米2015年营收为780亿元,相比2014年同比增长5%。IDC的数据也显示,小米2015年智能手机总销量为7100万部。参照此前几年的扩张速度,毫无疑问,小米这列高速列车2015年确实“减速”了。

  问题在于,小米在2016年的态势是更快“减速”,而不是掉头“加速”。来自IDC的排名数据显示,尽管2015年呈现出“减速”趋势,小米在2014年、2015年都保持了中国第一、全球第五智能手机厂商的地位;但到2016年,小米已淡出全球前五榜单,在中国市场,小米甚至一下子跌落到第五名。

  面对2015年小米手机“减速”的形势,雷军2016年年初在内部讲话中似乎还十分淡定地表示,小米要实行“去KPI”战略——今后不准再说小米第一,销量数据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应该“大胆探索”和“享受科技的乐趣”等。但看到2016年的形势,雷军估计是坐不住了,果断亲自披挂上阵。(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参考消息、界面综合报道)

本信息来自网络,由视频秀场网整理发布

最新评论

小黑屋|在路上 ( 蜀ICP备15035742号-1 

;

GMT+8, 2025-5-6 15:39

Copyright 2015-2025 djqf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