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在路上 站点首页 八卦 查看内容

专家解析《爸爸》:爸爸们的成长是献给社会的财富

2016-7-27 13:33| 发布者: zhangjf| 查看: 540| 评论: 0

摘要: 凤凰网娱乐讯 27日晚,随着《爸爸去哪儿》雪乡之旅第二集的播出,第一季《爸爸去哪儿》正式宣告收官。湖南卫视这档成为现象级的亲子类综艺节目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观众们的讨论热度之高,可比第一季《中国好声音》 ...

凤凰网娱乐讯 27日晚,随着《爸爸去哪儿》雪乡之旅第二集的播出,第一季《爸爸去哪儿》正式宣告收官。湖南卫视这档成为现象级的亲子类综艺节目引发了社会广泛讨论,观众们的讨论热度之高,可比第一季《中国好声音》。

在教育专家的视角里,六次神奇之旅都给五位星爸和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怎样的收获呢?就此凤凰娱乐致电早教专家王晶女士,她认为五对明星父子通过参与节目收获了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带给他们的不止是感动,还有成长、改变。同时,对于所有看节目的适龄家长来说这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节目改变了明星父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从事多年早教工作的王晶女士也是《爸爸去哪儿》的一名粉丝。作为观众和教育工作者,她在看完这一季节目后总结:六次旅行对五个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五个爸爸和孩子不仅得到了感动,也都成长了,他们都在改变。

王晶说:“五位明星爸爸和孩子们通过参加节目所收获到的东西,对于所有看节目的适龄家长来说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她认为父亲如何跟孩子相处,如何教育孩子、认识孩子,如何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反思自己,《爸爸去哪儿》都进行了恰当的展现,效果上更是寓教于乐。

通过五位星爸给孩子们写的信,王晶总结了四点节目给爸爸们带来的改变。

第一:爸爸学会了反思

王晶认为,五位爸爸的信件内容从不同程度上都展现出“反思精神”,尤其是郭涛。郭涛在前面几期节目中,对待石头的方式粗暴简单,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在最后一期节目中,他坦言“换爸”后,既然自己能够耐心对待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善待自己的儿子,在这时候,郭涛不再总是凶石头。王晶说:“我们可以看出爸爸们学会了反思,我们看到每一位爸爸都能够坦然接受和面对自己的不足。有的说不应该过于急躁,有的说没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爸爸们是真的在反思。”

第二:爸爸学会了新视角看待孩子

除了反思,王晶认为爸爸们通过节目学会了用新视角看孩子。“原来爸爸都是希望孩子成长成自己想象的样子,希望孩子们独立,希望孩子有家长期待的表现,”王晶说,“但是孩子们个性不同,在不同环境里有不同的想法和主张,爸爸最后看到了孩子身上有很多本来没有发现的闪光点,我特别愿意对孩子们的家长说:如果你用挑剔的眼光看孩子只能发现问题,如果用欣赏的眼光看,就能发现更多的优点。这一点在田亮的信中反应最为明显。”

在最后一期节目结尾的“父亲读信给孩子”的环节,田亮写道最初女儿给自己的印象是一个爱哭、粘人的孩子,但参与完节目,Cindy变成了“掉进泥里不怕脏,拍拍屁股站起来的小妞。”她变得更加乐观、开朗;懂得帮助别人、懂得分享。同样的,天天在张亮的眼里,从不懂事的自私小孩也变成了一个有担当的大哥哥。

最新评论

小黑屋|在路上 ( 蜀ICP备15035742号-1 

;

GMT+8, 2025-5-7 06:22

Copyright 2015-2025 djqf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