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鸣的鞭炮声夹着善信的欢呼声响彻云霄,五彩的冲天烟花在蓝天中四处放射;点燃火苗,被安放在浯屿岛后江沙滩上的王船"升天"了;送王船习俗寄托了海洋劳动人民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送王船是王爷信仰中最具代表性的科仪,表征了闽南人对海洋的敬畏和感恩。漳州浯屿岛上五年一次的王醮祭典,于农历丙申年腊月11日(2017年1月8日)举行。送王前一天,浯屿岛上以渔业为生的一千两百多户居民,女性为主,聚集在渔民活动中心前广场进行普度,象征着隔天要以最虔诚的心情送王。送王日,海岛男丁都赶回来参加这一盛会;活动中心人山人海,善男信女盛装等待重要时刻的来临。上午九时许,原本微阴的天空露出曙光,道士主持简单祭祀仪式,在卜筊杯请示王爷批准的游境时辰后,王船在福首等善信簇拥下,缓缓绕行开始巡街游境。下午约三时许,王船被推送沙滩,安放在各式生活用品与牲礼等贡品上,请来代天巡狩的王爷上船,并将孤魂野鬼一并带走。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林国平说,古代福建各地祭祀瘟神的活动经常进行,祭典十分隆重,特别是瘟疫流行的年代,更是办得沸沸扬扬。其实,现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后,瘟疫已成历史,王爷职能从原来的瘟神转变为海岛保护神,驱逐瘟疫的王醮庆典也随之成为消除灾难,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祈愿。送王前夕搭着收购船返岛的郭姓渔老大说,海上作业再怎么忙,他们也要赶回来。另一位林姓渔老大说,五年一次的难得机会,为了祈求平安,大家都自愿掏腰包来完成这项祭典。浯屿岛上的退休教师蔡福乐也透露,造王船材料花费的十来万左右与约四十万贡品,都是信众的善款。而这其中,造船及相关事宜,亦由信众们以志愿方式去完成。民间信仰能传续不辍,就在于参与其中信众的一种心理祈求,是一股无形的力量支撑;而这种支撑形塑了文化的传承。(图片:罗臻辉、郭培溪、孟孟摄影)权威 | 爆料 | 文化 | 生活 本信息来自网络,由大家齐分享整理发布。 |
小黑屋|在路上
( 蜀ICP备15035742号-1 )
GMT+8, 2025-5-13 08:19
Copyright 2015-2025 djq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