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妖股频现,这些妖股有一个共同特征——上市公司股权均被游资或者其他机构控制住绝大多数的流通盘。此前数年,A股类坐庄模式主要指的是通过做市值管理、讲故事不断把股价推高,不过这一打法,今年以来已逐渐进入疲态,被不断证伪。而通过控盘上市公司的模式,自导自演推股价的模式,或许将变为新派类坐庄主流。 故事会模式失效 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通过做市值管理、讲故事不断把股价推高的案例屡见不鲜。“曾经在二级市场坐庄的资金,2010年以后损失严重,需要寻求一种新盈利模式。他们开始做大宗交易,由此与上市公司勾兑在一起,看到了上市公司大股东对股价的诉求,从而启动市值管理模式,联合进行股价操纵。”深圳一私募人士介绍。 在利润的诱使下,过去数年一些阳光私募、财经公关公司、券商、PE机构纷纷转身,迎合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需求的爆发,大力开展相关业务,范围囊括投资者关系维护管理、大宗交易、资本运作、并购重组等一系列事项。 不过,从2015年开始,讲互联网金融故事、影视文化故事等等上市公司,最终业绩都令人大跌眼镜,被证伪。”深圳一知名券商行业分析师指出。 “业绩被证伪之后,原来的故事就很难讲下去了,再加上今年市场不行,这些被证伪的个股跌幅要明显大于大盘,生态链的变化中断了股价上涨的逻辑,跟风资金的悲观情绪则加速小票股价坍塌。”上述券商分析师表示。 故事会模式的退潮,对上市公司股价影响明显。Wind数据显示,以2015年6月至今跌幅超过50%的个股多达400多只,而跌幅超过七成的也近20家,这其中包括曾经的明星股朗玛股份、万达信息、怡亚通等。
1 2 下一页
|
小黑屋|在路上
( 蜀ICP备15035742号-1 )
GMT+8, 2025-5-4 02:23
Copyright 2015-2025 djq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