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在路上 站点首页 房产 查看内容

2016年开发商三大创新,房价能降否

2016-12-20 13:08| 发布者: zhangjf| 查看: 1098| 评论: 0

摘要: 编者按:开发商不就是买地、盖房、卖房吗,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你们呐,图样,房地产开发和经营在国外可是能像金融一样变魔术的,你看美国的头号房地产开发商特朗普都当选美国总统了,不会玩,能行吗?2016年,随着 ...

编者按:开发商不就是买地、盖房、卖房吗,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你们呐,图样,房地产开发和经营在国外可是能像金融一样变魔术的,你看美国的头号房地产开发商特朗普都当选美国总统了,不会玩,能行吗?

2016年开发商三大创新,房价能降否


2016年,随着调控政策出台,开发商面对的第一个难题是“拿地”。调控前,拿地是谁钱多谁说了算,调控后,拿地标准变成了“限房价、竞地价、竞自持、评方案”,这就要看谁更会创新了。说到创新,一直走在人前的万科当仁不让。

第一个创新:众筹拿地。地王频出造成了社会负面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带头创新,推出了“以企业自持商品住宅的形式出让土地”的制度创新。开发商不懵圈是不可能的——啊?

2016年开发商三大创新,房价能降否

万科微微一笑,且听山人妙计。不是不让卖吗,那我不卖,我出租,而且拿地的同时我就找一堆小伙伴一起凑份子,你出三百,我出二十,大家一起来开发,摊薄资金占用量,房子盖好以后大家一起持有,向企业或个人出租,想办法在租赁环节赚钱。

万科毕竟是带头大哥,跟着大哥有肉吃,就算吃不到肉,喝口汤也行。

点评:这种玩法只有万科这种级别的企业才能玩,倒不是说万科多有钱,而是万科在住宅产品开发和物业持有经营方面办法多、经验多、有保障,所以有号召力。

说到物业持有经营,就要说第二个创新啦:盘活存量物业,让不动产动起来。

大家都知道,房子是不动产,顾名思义,流动性比较差,而金融的核心则是资源自由流动合理配置,如何把房子和金融结合起来呢?这就是所谓的资产证券化,其实不是新概念,美国人就是这么玩的,把房贷作为证券化对象衍生出了花样繁多的金融投资产品,直接玩脱线玩出了2008年次贷危机,拖累全球经济。但是,这条路仍然是合理的,问题的关键在于防控风险,次贷危机的直接诱因是那些作为金融衍生品的基础资产——房贷,是“次”的,没有偿还能力的人也给他放贷,这当然不行,反之,只要房子能产生稳定的现金流,不动产就能动起来。

2016年开发商三大创新,房价能降否

长租公寓、养老地产、旅游地产等等都能产生稳定现金流。因为中国是一个尚未完成城市化的国家,所以城市人口的增长会带动上述几种地产业态的消费,更进一步,民间资金充足,发愁的是这些资金无处可去,所以中国的不动产证券化对应的是具有较强支付能力的消费者,此时不创新,更待何时?

2016年,金融平台几乎成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标配,万科、恒大、万达、碧桂园等龙头房企纷纷成立自己的金融服务平台,将不动产与消费者进行了精准对接,既提高了资金利用率,也盘活了优质不动产项目。

前两个创新是资产与资金方面的,在技术方面有什么创新呢?跟多了,第三个创新:技术创新。

2016年最火的概念叫VR、AR,一个是虚拟现实、一个是增强现实,总而言之,就是让购房者通过可穿戴设备,身临其境地体验现实场景,运用到房地产项目上,就是VR看房、AR看房,购房者不必亲自跑到实地看房,大幅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另一个技术就是互联网技术,金地通过手机APP和内嵌的工程管理系统,建立了一整套质量缺陷反馈机制,实现金地全生命周期的工程质量管理。这对于购房者也是含金量极高的技术服务创新。

金房汇的创新则体现在生态整合方面,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开发商、金融机构、上下游企业、购房者的互动串联,在各方资源有机整合的基础上,大幅度优化了用户体验,让普通购房者全流程浸入式参与到房地产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增强与品牌开发商的信息沟通,节省成本,提高回报率,该模式创新也将成为未来十年不动产生态整合的新趋势。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本信息来自网络,由大家齐分享整理发布。

最新评论

小黑屋|在路上 ( 蜀ICP备15035742号-1 

;

GMT+8, 2025-5-3 12:29

Copyright 2015-2025 djqf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