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那时候大病互助在国内只有1个人在坚持,所有的一切都是从零开始的。 康爱(抗癌)公社一开始设计的筹款目标50万,后来经过计算后发现,会造成成员分摊压力太大,于是改成20万、30万。 30万这个数字,是张马丁在最初研究了当时癌症的治疗费用之后,得出的一个平均概数。 据简略统计,我国癌症患者年平均治疗费用在10万元左右,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癌症的年治疗费用则超过30万元。 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对这个额度,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大部分人,可能多少还是有点保障和积蓄的,30万的资助保障金,起到辅助和救急的作用,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大病互助第1人张马丁曾多次表示,这很符合康爱(抗癌)公社的定位,作为医保、商保的补充,在不造成社员经济压力的情况下,大家参与互助众保,共避风险。 因此,设置了30万的单个癌症患者的资助目标额度。现在,互助平台普遍将30万设定为自我要求的刚性筹款目标,30万成了行业标准。 从风控角度来看,这个额度也不能设置过高,因为数额很高,意味着所有成员的资助压力会增大;如果过高,也会增大诈骗的可能性(在相同的造假成本下,获取利益越大,人们越有可能铤而走险)。 实际上,30万对每个成员未来的分摊负担是不小的(早期是感受不到分摊压力的),所以对于其他每一个增加人均分摊的决策,都应该十分谨慎。 另一方面,这只是当下的水平,未来随着物价、通胀、医疗费的上涨这个额度不一定合适,需要随着时间的迁移进行调整,比如每5年调整一次,这些方面的问题,据康爱(抗癌)公社张马丁介绍,他们都有考虑并初步制定了相关方案。 网络互助已成为2016资本市场热词,网络互助起于抗癌公社大病互助的模式,社区内1人患重疾,所有成员均摊(1次几毛钱甚至更低),无关贫富与其他,强调权利与义务,保护尊严,共避大病风险。 这种凑份子方式,作为解决我国现有医疗保障不完善的尴尬的补充方式之一,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本信息来自网络,由大家齐分享整理发布。 |
小黑屋|在路上
( 蜀ICP备15035742号-1 )
GMT+8, 2025-5-14 22:31
Copyright 2015-2025 djqfx